更好玩的事,此事被媒体曝光后,三地政府回应说,我们绝对不争“西门庆”,我们争的是“潘金莲”!
这样的故事太多了,数不胜数,有图为证:
不禁纳闷,为了一个名字,几地政府争得不可开交,头破血流,甚至对峙公堂,让人贻笑大方,何苦呢?直到,某位官员不小心道破了其中的玄机——
原来,这背后算不是文化账,而是经济账,想要借几百年前的名气增加当地的人气,发展旅游资源,拉动GDP,增加经济收入。
不可否认,有些地方因为历史名人资源,大搞旅游业,赚得盆满钵满。但这样的成功可以复制吗?
我们先来看看改名的成本——改名涉及的范围有(密集恐惧症者慎入):
世界地图,中国地图,省、市、县、区地图的改版重印,市、县、区、乡、镇、村所有单位公章、财务章,检查、核定、证明、记录等各类印章的变更,标牌、标记、牌匾以及各类户籍、身份证、毕业证、工作证的变更,出版物、公文纸、红头文件纸以及单位信笺……
刻个章至少要10块吧!换块不锈钢牌匾也要50块吧。当年襄樊变襄阳,一字之别的背后,修改各种地图、公章、证件、招牌等行政成本至少达1亿元。
真的是一字“亿”金啊!
话说当年河北省会石家庄,被戏称为“天下第一大庄”,为求“名实合一”,曾欲改名为正定市或西拍坡市。可专家估算,石家庄一旦改名,完成各项以旧换新,至少需要花费10亿。相当于每个石家庄人需要缴纳更名税100元。最终只能作罢。
可这点改名费,同开封“复古”的滔滔伟业比起来,只是小巫见大巫。
2012年,河南开封市决定将开封老城区改造成近20平方公里的实景人文旅游胜地,重现北宋“汴京”时期盛景。但实现该工程的前提是,十几万市民将在未来4年内从老城区搬离,仅拆迁费用就要支付至少1000亿元。
这对于财政收入还不到50亿元的开封来说,这钱从哪儿来呢?据地方官方称,不外乎发行地方债或向银行举债。
如今6年过去,开封复古运动的效果,在新闻上鲜有报道,这其中透露出来的信息,耐人寻味。
开封的情况并非个例。这也就能解释,为何各地政府要为一个名字争得面红耳赤?因为这背后动辄就是上亿的投入,对于他们来说,这简直就是一场谁也输不起的战争啊!
每个名字的背后,是一个庞大的旅游产业链和轰轰烈烈、从无到有的造城运动。可是,不知道这些政府头头们有没有算过,这一改造,多少年能收回成本?对地方GDP有多大的贡献力?事先有没有经过纳税人的同意?有没有通过合理的财政预算?多大程度上能改善人们的生活……
实在是有前车之鉴,不得不考虑啊!
昨日之日不可追,今日之日须臾期。历史名人的名片效应只是暂时的,旅游产业能带来多大的效益也不得而知,与其豪赌,不如静下心来,不如实实在在为民谋发展,制定符合地区实际的经济政策,找到地方可持续发展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