滴滴3年15起性侵

三年判决十五起强奸案 滴滴的未来在哪里?2015年,开着特斯拉在北京街头寻找“艳遇”的网约车“司机”们,一定会对接下几年网约车司机强奸乘客的事情,觉得不可思议。…

三年判决十五起强奸案 滴滴的未来在哪里?

2015年,开着特斯拉在北京街头寻找“艳遇”的网约车“司机”们,一定会对接下几年网约车司机强奸乘客的事情,觉得不可思议。而2018年,接连两起滴滴顺风车女乘客被杀事件,更是引起滔天巨浪。

对于滴滴而言,享受了几年商业上的飞速发展,开始遇到公共利益的关墙。滴滴需要分清,自身业务哪部分是属于纯粹的商业,哪部分属于公共服务的范畴。

兴于自由,而困于秩序。

十五起强奸案

截止2018年8月25日,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,作为中国最大的网约车公司,滴滴司机的强奸案件近三年已经判决了十五起。

滴滴3年15起性侵 热搜事件

从上述表格中可以看到,打车结识后犯罪与行驶途中犯罪,各有六起和七起。

而如果细看案情,像烟台张某星案虽然是一起行驶途中强奸案件。但在该案中,在行驶途中,司机与乘客不断攀谈,中途还带乘客下车到海边走了一会后,才载到停车场进行犯罪行为。事后乘客觉得丢人没有报警,只是第二天司机与乘客再次联系,被其男友发现报的警。

成都的王某案,则是司机与乘客载客过程中进行攀谈,行驶结束以借口到乘客家上厕所名义对乘客进行侵害。

细究以上两案,都带有一定的社交成份。具有社交属性的滴滴司机强奸案,实际上可以达到八起,超过半数。

通常的套路是,滴滴司机行驶途中与乘客聊天认识,微信添加为好友,再单独约女乘客伺机侵害。换言之,只要乘客不和司机交换微信,不和司机过多聊天,有一多半的滴滴司机强奸案就不会发生。

这样的结果,和大众认知并不完全相同。

而实际上,无论是5月份的空姐被杀案,还是刚刚发生的乐清奸杀案,依然是出现在具有社交性质的顺风车业务上。那么,人们为什么要在网约车上进行社交?这个问题的答案,要回到网约车行业兴起的本源。

兴于自由:网约车天生社交

在网约车出现之前,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出租车行业都面临严格的行业准入和监管,但又同时面临出租车供给短缺的情况。网约车行业提供了一套“共享经济”的理论,通过调动社会上的闲置运力来解决供给端短缺的情况。

网约车相对于传统出租车,车是兼职的,司机也是兼职的。除了经济车型,还有奥迪、奔驰、宝马,甚至还有法拉利;除了司机的身份,还是公司白领、高管、老板、富二代、小帅哥;除了挣点儿外快,还有人脉、信息、荷尔蒙。

而车辆本身的密闭空间,也都给司机与乘客创造了一个天然的社交场所。

在网约车刚进入中国的初期,网络上暗示网约车司机高富帅,可以与女性乘客发生关系的各类文章、帖子并不少见,类似的还有通过开网约车,司机业余时间进行商务社交,甚至完成销售工作的例子。

比如在2015年,媒体曾经报道过乘客通过网约车买房的故事。当事人马小姐的微信朋友圈是这样写的:“上班狗早上打uber去公司,司机是位帅气的宝马大叔。堵车的时候聊嗨了,聊到想在公司附近买房子,没想到司机大叔竟然是房地产公司的高管……霸道总裁,轻描淡写,说可以帮我搞定,还给一个让我满意的折扣……总之,今天打Uber,结果姐下单买了个房。”

相对传统出租车,网约车的社交化带有自己独特的区别印记,网约车因此被称为“共享经济”的理论的最佳实践之一。

网约车“天生社交”的背后,对于异性司机与乘客而言,一方是艳遇美好的一面,一方则是社交型强奸犯罪的发生。

如果在网约车不社交,网约车上强奸罪是否能减少?

共享理论的致命缺陷

2016年7月28日,交通部正式发布了《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》《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》。中国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网约车合法化的国家,网约车行业从一个挑战者的角色,顺利获得合法的身份,一切如愿以偿。

拐点也如期而至。四天后的8月1日,滴滴宣布并购Uber中国,补贴大战随之消失。合法化的同时,兼职退出,专职上阵。共享经济的理论,也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。

对司机来说,网约车已经从社交工具变成谋生工具,从交换微信号到“麻烦您下车给个好评”。而乘客也越来越习惯把网约车平台当成一个纯粹出行的工具,如同此前的出租车。网约车行业已经失去了社交化的土壤。

再回头看看滴滴的那十五起强奸案,就能发现,带有社交属性的强奸案基本发生在网约车合法化前的2015、2016年,此后则基本没有发生。网约车抛弃共享经济带来的社交化,成为纯粹的出行工具后,一半的强奸案消失了。

与之对应的,在滴滴仅剩的共享理论最纯粹应用领域:顺风车,却接连发生两起涉及年轻姑娘的命案。共享理论是自洽的,但也存在致命的问题,在关注人们大多数时候的美好的同时,却忽视了人类阴暗面的发生。

网约车行业的贡献

但如果因此一味对网约车苛求,却可能有失客观。人们经常健忘,在网约车出现之前,黑车涉及的强奸等犯罪不仅数量多,而且还经常涉及绑架、轮奸、虐待等恶性行为。

2014年,《方圆》杂志曾经刊登过一篇《黑车司机犯罪调查》,大致能反映出网约车普及前“黑车”的犯罪情况。据该文记者调查显示,仅北京市朝阳区从2011年到2013年底,就发了47起涉及55人的黑车犯罪案件,被害人都为夜间出行的单身女性,极易伴随强奸案件。

在2014年8月,重庆女大学生搭黑车被杀,22岁女大学生金某济南火车站搭黑车,被黑车司机囚禁强奸性虐长达4天,都曾震惊一时。

而实际上,网约车司机有相当部分都来自于原来的黑车司机。网约车不仅有实名制认证,还有GPS等安全保证措施,事后破案率非常高,技术上的保证,对于网约车司机来说有足够的威慑性。在网约车出现后,关于黑车强奸案的报道也已经大量减少。

但只要有司机、有人存在,就会有一定犯罪的概率发生。

按照历年《中国法律年鉴》的数据统计,全国强奸案每年发生约四万起,平均每天要发生一百起以上。而滴滴目前日均能够达到两千五百万订单,如果理性客观探讨,其实滴滴平台上的强奸案犯罪比例并不高。

甚至相对于黑车猖獗的年代,网约车在减少出行市场的犯罪率上已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
但网约车行业的社会声誉却并不佳,这并非全无缘由。

困于秩序:滴滴的商业本能

十五起强奸案,两起命案,折射出滴滴的难题:商业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如何平衡。

网约车行业,经历了从情感社交到工具化的转变。随着监管政策的突破,网约车行业和传统的出租车行业已经没有太大的差别。而曾经出租车行业所承受的骂名,也被如今的网约车行业一并接受过来。

而这些骂名的根源来自于公共交通领域供需两端的紧张关系。在公共出行市场上,道路资源的有限,与司机与车辆层面的安全审核,都会导致供给端的相对不足。

作为一家公共出行平台公司,滴滴承担的是撮合司机和乘客的中介角色。在司机端供给紧张成为常态之时,是偏向于司机端的供给充裕还是倾向于乘客安全,实际考验的是滴滴在商业和公共利益方面如何选择。

至少目前很多迹象表明,滴滴的商业冲动占据了上风:更多的保护司机供给充裕。

比如,在滴滴平台依然有大量的不合规的司机,比如乐清案中,用户投诉司机,滴滴对于司机的保护与延缓处理。

前不久,据The Information报道,身为全球第一大网约车公司,滴滴出行的增长未能达到内部目标。而程维的目标,却是要对标阿里每年高达50%的增长。

问题恰恰在于,滴滴进入的是公共服务领域,而非纯粹的商业领域。滴滴在追求利润的本能冲动同时,如何避免公共利益受到损害。

在2017年底,《财经》杂志对于程维的访谈当中,程维通篇讲的都是“战争”、“竞争”,谈的是对手Uber和美团。给人留言深刻印象的话语是“尔要战,便战”,“我心中无敌”。

至少在去年年底,滴滴对于本身业务具有极强的公共属性并没有深刻的认知,依旧沉浸在商业竞争的惯性思维当中。

滴滴的未来

滴滴以及2017年的共享单车,短短几年发展如此迅猛,很多人惊讶于出行领域成为移动互联网最大的获益者。

出行领域迅猛发展的背后,更多与中国的法治现状,以及国情有密切的关系。在重视创新甚于法治的时期,无论是网约车还是共享单车,获得的最大红利都是冲破行政管制,所释放的垄断红利,而非单纯的移动互联网上的创新。

共享单车出海的铩羽而归,就已经明确无误地证明了这一点。

如果错误的以为自己的迅猛发展,而自于商业决策和技术上的进步,可能会铸成错误的后果。既然可以获得垄断的牌照,那么当自由与秩序之间重新评估之时,也会可能因此失去。

在公共出行领域,地铁、公交、出租车都存在大量政府补贴的情况下,无论舆论还是监管,都很难允许一家像阿里一样利润率爆表的公共出行公司存在。

对于滴滴而言,可能要早些放弃在基本公共出行业务上盈利的想法。当然,滴滴也未必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,近期在扩展汽车保险、养护、销售和消费贷款领域来拓展新的创收渠道。但可能,外界不会留给滴滴太多的时间。

而同样需要认识到,既然共享经济理论只是在为了突破行政管制而暂时利用的一个理论,在获得垄断牌照之后,就不必再当真。为什么还要保持一个社交化的顺风车业务来证明曾经的合法化呢?

在出行工具和有效供给之间,如果倾向选择了当一个纯粹的出行工具,可能更需要做得更彻底一些,而不是首鼠两端。

结语

幻想滴滴和网约车行业能够解决行驶途中的强奸等犯罪行为,既不客观也不现实。但至少认识到其中社交化带来更多的犯罪概率和更大的危害,会更有的放矢。

而剩下的那部分行驶途中的强奸案,至少在目前网约车只能减少,而无力杜绝。只要有司机、有人存在,就会有一定犯罪的概率发生。

而将情感和社交抛弃得干干净净,堵绝任何来自“人”的风险,彻底消灭网约车上的犯罪,那将是无人驾驶时代的来临。

可能没有任何公司,更比滴滴更迫切得等待这一天的到来。而按照通行的无人驾驶技术实现时间路线图,这个时间点,都指向2025年以后。

对于滴滴和网约车而言,这些不定期爆发的犯罪事件,将是接下十年来滴滴要时刻面临的责难与压力所在。

当然在此之前,滴滴最需要做的就是,把自己旗下的业务分清楚,什么是为公共利益服务,什么是需要商业变现的。

滴滴需要控制好自己商业本能的泛滥,以避免冲击公共服务所带来的崩溃后果。相对于估值下降的压力,商业与公共利益相比,也许并不那么重要。

毕竟在中国,近乎垄断的、民营的、公共出行公司,只有滴滴一家。这可能是滴滴面临的真正难题。

为您推荐